此網站整合了同意書、教材、測驗和問卷,藉此收集研究所需數據。為研究者提供穩定的實驗環境,同時提升受試者的使用體驗。是一項用於碩論實驗的研究工具
網頁連結: https://skar5268.github.io/PaperExperiment/
核心功能: 完整實驗流程、隨機化實驗教材、收集實驗數據
目標受眾: 臺灣的大學生與碩士生,年齡分佈於 18 歲至 28 歲之間
設計理念: 讓受試者能在單一網站上完成所有實驗流程,避免分頁切換帶來的認知負荷,維持實驗環境的一致性,並優化使用者體驗
網頁語法: HTML、CSS(SCSS)、JavaScript
我們透過實驗網站來收集研究數據,為研究者提供穩定的實驗環境,同時提升受試者的使用體驗。
對於研究者而言,網站整合了四份教材,採用 JavaScript 生成隨機亂數,以確保每位受試者的學習順序皆不相同,避免閱讀順序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。這些隨機數將儲存在 localStorage 中,來維持受試者在同一次實驗中的順序一致性,防止因重新整理或中斷操作而改變順序,藉此提升數據的穩定性。
在受試者方面,網站採用了簡約風格設計,並將指引按鈕置於顯眼的位置,使流程操作清楚易懂。此外,實驗流程統整於單一網站上的設計,有助於減少操作時的分心,讓受試者能專注於完成實驗。藉由 CSS 搭配 JavaScript 設計的進度條,受試者更能明確掌握實驗進度,增加安心感與可預期性,進而提升參與過程中的專注度。
使用者: 實驗受試者
目標:
A. 進入網站,閱讀指引:
受試者能清楚看到「填寫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」按鈕,輕鬆開始實驗
設計重點:首頁簡潔、按鈕清楚,避免受試者迷惘
B. 依指引完成每個步驟
受試者依序完成知情同意書、測驗、教材學習及問卷等
設計重點:透過「進度條」、「步驟顯示」及「下一步的按鈕」提升掌控感,減少焦慮
C. 確認完成並離開網站
完成實驗後,系統顯示「感謝您參與實驗」的訊息和「結束」按鈕
設計重點:清楚的標示完成,避免受試者以為實驗尚未結束
簡化介面,讓受試者對接下來的操作一目瞭然,避免過多資訊造成混亂
透過步驟引導及標示功能,確保每位受試者都能理解並順利完成實驗
介面簡潔,只放「實驗標題」和「按鈕」,讓受試者清楚知道要點選按鈕來進行下一步
點選「填寫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」按鈕後即可前往下一個頁面
為了保障受試者權益,我們設計了知情同意書,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了解自己的權利與義務
我們嵌入了 SurveyCake 問卷,並在問卷結束後的按鈕加上網頁連結,讓受試者可前往下一個步驟
實驗正式開始後,於頁面頂端加入進度條,讓受試者可以知道目前的實驗進度
為了收集學習前後的成效差異,我們設計了問卷收集數據,一樣使用 SurveyCake
前測完成後,點擊問卷內的按鈕即可進入下一步
向受試者說明實驗教材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
點選「開始實驗」按鈕後,會隨機進入教材版本(共有 4 個版本),並將隨機數紀錄在 localStorage 中
教材為兩張圖卡,內容圖文並茂,受試者可透過圖卡快速掌握教材重點
圖卡最下方設置按鈕,讓受試者學習完後可直接點擊按鈕進入下一步驟
為了收集學習後的學習成效,我們設計此問卷收集數據
後測完成後,點擊按鈕可進入「完成此階段學習」頁面
點擊「前往下一步」按鈕時,會讀取並更新 localStorage 的資料,自動將受試者導向下一版本的教材
完成 4 個階段的學習後,點擊按鈕則會進入實驗的下一個階段
向受試者講解學習情緒量表
將「開始填寫量表」按鈕置於中間,讓受試者可以直觀點選進入下一步
將四份教材的情緒量表置於同一頁,方便受試者比較不同教材的差異
下一步的按鈕置於量表下方,讓受試者可以直接點擊
收集質性資料,讓實驗資料更加豐富
完成後,點擊按鈕可進入「實驗完成」頁面
此頁面明確告知實驗完成,並設計了「結束」按鈕,點擊後將清除 localStorage 的資料,確保下一位受試者可以在全新的實驗環境下受測,避免資料混淆
本網站採用 HTML、CSS、JavaScript 技術進行開發。
我們選擇了 SCSS 以提升維護性,降低樣式維護成本,並透過變數來管理配色,確保風格統一,減少日後修改時的混亂。另外,網站開發時也使用了 localStorage 確保資料穩定性,避免受試者在誤觸重新整理鍵後,隨機順序重新洗牌。
隨機順序機制: 採用 JavaScript 的 Math.random() 生成隨機順序,並將結果儲存在 localStorage 中,以確保受試者的順序在同一次實驗中保持不變,避免因重新整理或中斷操作而改變順序,確保數據的穩定性
流程引導機制: 藉由按鈕點擊事件觸發變數變動,根據變數狀態動態導向下一步實驗流程,確保操作順暢且直覺。即使是不熟悉網頁操作的使用者,也能確保他們順利完成每個步驟
進度條設計: 結合 SCSS 與 JavaScript,當受試者完成步驟時,系統會觸發事件重新渲染進度條。讓受試者能清楚地掌握實驗進度,提升參與過程中的安心感與可預期性
設計風格統一化: 採用同樣的按鈕樣式與配色,並客製化 Scrollbar 樣式,確保視覺風格一致,提升使用者介面的整體性
QR Code 縮放機制: 使用 JavaScript 的 toggle 功能設計點擊縮放機制,避免 QR Code 影響閱讀,讓受試者在需要時可快速使用
這個網站是我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所設計的,主要用於蒐集論文所需的實驗數據。
原本想研究網頁設計相關主題,卻發現大部分的題目都有人探討過了,故改往 AR 方向研究。
不過因為真的很喜歡寫網頁,不想放棄任何寫網頁的機會,所以指導教授建議可以把實驗設計成網頁形式,於是誕生了這個網站!
回想起來,撰寫這個網站的過程大概是論文階段最快樂的事情 XD
當時除了希望實驗可以在單一網站完成外,還想確保受試者可以清楚知道如何進行實驗、自己處於實驗的哪個階段。
因此網站的設計特別強調清楚簡單的操作引導和直覺的進度顯示。
由於實驗過程以電腦為主,手機則負責掃描 QR Code 來體驗 AR,因此網站沒有特別設計響應式。
進度條是我很喜歡的一個部分,也有受試者稱讚過,當下超級開心~
進度條的樣式清楚標示了「已完成」、「進行中」和「待完成」的狀態,讓受試者不用擔心迷失在實驗中。
這邊搭配了 JavaScript 來記錄使用者的進度,確保整體的連貫性與流暢度。
網站本身的開發過程相對順利,反而是在 SurveyCake 上遇到不少困難。當時問卷後台的操作對我來說不是很直覺。
未來,若有機會接觸類似的網站開發,有幾項功能會想嘗試研究看看,讓整體體驗更完整:
1. 架設問卷系統:取代一般的問卷平台,減少嵌入外部程式碼的限制,提供更一致性的使用者體驗
2. 新增研究者後台:讓研究者可以即時查看實驗進度和初步結果,隨時掌握實驗情況
3/16/2025 後記
重新回顧整個網站,發現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
介面設計雖然簡潔,但按鈕的部分感覺可以設計得更有質感一點?
進度條也可以設計得更細節,例如:每個步驟之間的線條再切割成三個區塊
「進行中」是用黃色標記,若是閱讀完該版本教材後,後方線條的第一區塊可以變成黃色;做完測驗後,線條的第二區塊再變成黃色。這樣或許會讓使用者更有向前一步的成就感?
另外,這幾個頁面:教材使用說明、完成此部分教材、學習情緒量表填答說明也可以增加進度條
最後,實驗完成頁面也許可以設計得更有趣一點~
畢竟好不容易完成實驗了,希望可以讓受試者會心一笑,感受到研究者的真心感謝與恭喜完成的祝賀!